NFT的各项指标
NFT,Non-Fungible Token也就是“非同质化代币”,通常是指开发者在以太坊平台上根据ERC721标准/协议所发行的代币。
它的特性为不可分割、不可替代、独一无二。一般而言,采用ERC721标准/协议发行的代币就叫做NFT。
NFT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标准化,也就是说NFT的所有权、转让以及基础代码都具有标准性,任何人都可以以此来开发、建立自己的NFT。
第二、通用性
NFT可以在最大范围内使用,区块链是公开可访问的,每个人都可以阅读、部署NFT的智能合约。
第三、不变性
也就是说,NFT所有权将永久记录于区块链中,除非用户决定将其转让给其他用户。
第四、流动性
这个特质,与其当前的市场活跃度密切相关,显而易见,当前与加密资产相关的流动性市场非常庞大,NFT具有很高的流动性,这使它成为有利可图的资产。
第五、可编程
NFT的实现,需要依靠智能合约,而这也就意味着NFT代币可被增强并包含其他复杂功能。
一般而言,NFT(非同质化代币)的使用范围包括收藏品、游戏、证书等领域。尤其是证书领域,NFT的重大意义在于通过技术手段保证了这种证书的唯一性。
NFR :ID1134
作者:杨琼(一个斜杆青年,插画/花艺/手工/都有在同步进行。其作品包括:必由之径专题中收录作品《七夕》、《狐狸自画像》、《星辰大海》等。)
权利:全部权利
存储地址:QmeaVfUWPLt...gkyueEfEByq
权利证明:d5846d8e19e...5da00ae0276
当前持有者:0x5d5662df9...0cd1ab32b64
由陀螺研究院与天河文链撰写,碳链价值、零壹财经、白话区块链、深圳市信息服务业区块链协会联合发布的《NFT应用分析报告》指出,根据http://NonFungible.com 数据,2017到2020年,NFT总市值从0.31亿美元迅速增长至3.2亿美元,增长率超过9倍,平均增长率达到300%。从市场供需格局上来看,2020 年买家数量同比增长 66.94%,卖家数量同比增长 24.7%。
预计2021年,NFT总市值将达到7亿美元。
Dune Analytics 数据显示,国外NFT交易平台OpenSea用户数量已突破10万, OpenSea平台创建合约所必须支付的 ETH 手续费非常高,也有一定的使用门槛。OpenSea在今年 7月的交易量超过3.2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6月23日消息,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的母亲梅耶•马斯克在接受采访时表示,NFT市场处于还早期阶段,大多数NFT都专注于视觉效果,但它为全球内容创作者提供了无限的机会。
国内的优版权、中链融信等都是在这一领域率先进行开发的机构。
优版权隶属于湖南天河文链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7月1日上线,是一家为版权方提供版权价值服务的一站式管理平台。
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为依托,构建基于版权产业链的全流程管理与价值维护服务生态,最终希望达到技术赋能版权产业、规范版权行业市场,激励版权价值传递、解决版权保护难题、推动正版化建设、激活存量版权作品、推动版权行业发展的核心目的。
中链融信是以区块链等新技术为支撑、聚焦于文化产业和版权资产运营与服务的技术创新型企业,2020年在海南三亚成立。
中链融信与三亚国际资产交易中心、中财区块链研究院等形成了紧密的业务协同,开发建设了基于云平台和区块链等技术的数字文化资产交易服务系统,支持包括数字版权、消费积分等的确权、交易、管理、运营、再开发等应用。
NFT能解决版权资产保护难题吗?
有人指出,NFT的现实使用价值是建立在其所有权代表以及数字资产属性上,其价值也是真实性、可转让性以及所有权属的总和,从数字商品到物理债权都可用 NFT 表示。目前,游戏、艺术品、域名、保险、收藏品、虚拟资产、现实资产、身份等领域均有NFT涉及。正如有人所指出的,
NFT作为现实资产映射虚拟资产的媒介容器,在数字经济的浪潮中将迎来大发展的机遇。
当前,很多艺术机构、艺术家和音乐出版商正在使用NFT来进行版权运营,并将他们的作品NFT化,这已成为文化艺术圈的又一个风口。但从专业性角度来看,NFT的核心版权资产权利界定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市场定价机制尚未完善,价值评估体系远不成熟,目前存在很大泡沫,要谨慎形成之前天津艺术品交易所的份额化交易事件。
最核心的是,NFT资产的元资产是否存在侵权盗版可能,这一点如果不做事先防范,难以监测和防止。
只有在这一环节上堵住漏洞,NFT的未来应用才会是一帆风顺的。当前由于NFT项目基本上是由创作者创造的,所以对于大多数NFT平台来说,存在用户上传侵权、非法攻击性或其他破坏性内容。
从当前整体发展来看,NFT基础设施多由目前的以太坊(ETH)、Flow和WAX等公链闭门造车而来,呈现出垄断的格局,不利于良性市场生态的打造。
这种投机性、垄断性局面的长期存在,将会这一市场产生极大的侵蚀和消解作用,我们必须加以警惕和注意。
最重要的是,当前数字资产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应当赋予何种财产权利仍无定论。
NFT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仍存漏洞,在独创性层面保护度不够,物权财产保护体系尚未成熟。
在这种情况下,NFT也就注定只能是一种尝试性的数字版权资产及版权运营工具,至少在整个市场的法律、股价、市场应用水平得到大幅提升之后,才有可能迎来市场发展的春天。
NFT未来的发展趋势
只有在每一种版权形态的资产环节,都得到区块链技术的加持之后,NFT的技术优势才可能不断发挥出来。虽然区块链技术具有不可篡改、全程追溯特性,在版权的注册、登记、确权、验证等全流程中能够实现穿透性的版权保护。
在之后的流转过程中,版权的附加信息将会被写入区块链中,因而保证了版权信息的不可篡改性。其后智能合约也会严格按照规则条件进行转移,无须其他方面的介入。
NFT之所以越来越火,是因为当前文创艺术资产的数字化、消费化趋势已成为大势所趋,而消费的数字化也成为当前的重要特点。
在此情况下,数字资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日益分离,原创与盗版的使用价值的差异越来越小,不会对使用者的用户体验构成极大的挑战。
因此,NFT对于文创艺术资产的数字化应用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只要能确保在起初环节,数字化可以完整记录和保护原始版权及相关信息,其后的区块链和NFT技术能够确保版权使用和传递的独一无二性,并因此获得了一定经济价值。
而且更重要的是,基于区块链的交易解决方案的推出,使得过去难以流通的艺术家获得了通过加密数字化而直接与消费市场连通的便利条件,也成为艺术家获取商业收益,强化艺术品交易活跃性的重要助力。
佩森菀尔认为,
NFT的产业化和规范发展,应从当代艺术家新创作的画作及相关艺术领域开始。
因为没有历史包袱,比较干净和崭新,从初次的版权注册、保护以及后续的流转,都可以全然转入区块链、NFT的新模式进行,从而促进基于版权完全保护基础上的NFT事业的发展。
而对于艺术品、非遗资产以及其他大师级文艺资产,可以在做好版权确权、保护以及定价的基础上,按部就班地进行。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