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工信部旗下赛迪区块链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上半年中国区块链企业发展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重庆具有投入产出的区块链企业超过40家,区块链产业整体发展水平居全国前列。
实际上,重庆于2017年率先发展区块链产业。目前,全市区块链产业在西部地区处在一个优先发展的地位。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宋显珠表示,重庆市高度重视区块链技术创新和产业布局,在多个方面已走在全国前列。目前,迪肯、忽米网、金窝窝、易保全、浪潮信息等众多企业,在区块链应用上普遍开花,形成了集群式发展的盛况。
不过,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重庆本土区块链尽管发展迅速,政策力度大,但是企业规模较小,在人才储备等方面还有所不足。
重庆区块链产业跑出“加速度”
如今,全国多地把区块链作为新经济技术领域主要突破口,构筑未来战略竞争优势。重庆更是展现出了令人艳羡的“加速度”。
就在上个月,重庆市首个区块链地方标准专家评审会的结束,重庆市第一部区块链地方标准和全国第一个“区块链 电商”应用标准予以审查通过。
“两项标准的制定,规范了未来重庆市区块链行业的发展,对于重庆市区块链行业在落地应用、企业数字经济转型等方面将起到积极作用。”起草组专家、重庆大学信息学部办公室主任叶春晓表示。
本土区块链技术应用发展迅猛
作为当下公认的风口,不少本土科技企业开始发力区块链产业。
“我们的区块链技术主要应用于商业大数据领域,通过赋能中小微企业,最终帮助其实现数字经济时代的商业转型与发展。”重庆金窝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高扬对记者说。
高扬介绍,公司此前从事的电商服务,从2019年开始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融合技术形成服务企业的生态级项目“金链”以及平台级应用“i生活”,已经运营接近2年时间,已服务5万余家商业实体,超过700万 消费用户。
“通过区块链技术解决大数据从收集、确权、记录、储存、标准化流通和商业应用的全闭环服务,有效释放数据价值,让数据价值回归大众用户。其分布式的商业理念从微信的大生态体量中,提供了商户便利使用工具体系,更好地帮助商家的私域流量变现。”i生活首席运营官陈尤尤说。
就在金窝窝努力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之时,另一家重庆本土区块链企业易保全,也在为企业提供电子签约服务。
易保全负责人表示,利用区块链特性,他们将用户实名认证、签署过程、合同保全等整个合同签署过程进行证据固化,并实时同步至互联网法院、公证处、仲裁委等存证联盟链,提供证据保全、在线仲裁、在线公证、代理维权等一站式服务。“目前累计签约量已突破18亿,日签约量突破400万。”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
高速发展背后仍需克服人才等瓶颈
在区块链产业在重庆高速发展之际,人才储备不足、区块链技术落地商用难等问题依然困扰着这个新兴产业多从业者。
来自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年区块链人才供需与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三季度,区块链求职人数是招聘人数的7.12倍,区块链领域的招聘薪酬近两年持续在1.6万元/月上下波动,大幅领先于全国平均水平。区块链人才需求猛增,但整体存量人才严重供应不足,重庆也面临着这一难题。
“我们现在普通的区块链工程师月薪都是1.5万左右,这个薪水在重庆这个圈里还是比较高,但相比北京、深圳等地区差距很大。”谈到人才储备问题,高扬十分的无奈。
高扬告诉上游新闻记者,现在这个领域难以招人,是阻碍企业发展的顽疾之一,“我们很多工程师都是从大数据等领域转型而来,高端人才更是要高薪从大公司挖人。”
对于目前人才缺失的问题,刘昌用认为,由于区块链属于近些年才兴起的行业,很多高校都没有设立相应的学科,因此很多从事区块链领域研究的技术人才都是半路出家。
重庆另外从事区块链底层技术研发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区块链人才紧缺,主要是因为区块链行业从业者往往需要同时拥有扎实的计算机技术基础、区块链思维方式和实际应用经验。“为了能保证人才到需求,他们准备和重庆高校联手定向培养。”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