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2020年以来,我国经济社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但在推进新基建的过程中,新机遇、新动能正不断汇聚,推动数字经济快速发展,区块链产业则迎来了关键机遇期。
数字经济的底层支撑——新基建
基础设施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基石,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作用,是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流动的底层支撑。过去30多年来,我国在传统基础设施建设上取得了辉煌成就。但数字经济时代下,传统基础设施已难以支撑经济社会的数字化转型,亟需构建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有效促进信息流、资金流等要素有序流转,为数字经济时代提供坚实支撑。
所谓新基建,就是以新发展理念为引领,以技术创新为驱动,面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提供数字转型、智能升级、融合创新等服务的基础设施体系,具有数字驱动、技术迭代、产业赋能等特点,主要包括信息基础设施、融合基础设施和创新基础设施三大类。
新基建浪潮下的区块链发展趋势
区块链(Blockchain)是一种由多方共同维护,使用密码学保证传输和访问安全,能够实现数据一致存储、难以篡改、防止抵赖的记账技术。由于区块链行业尚处起步阶段,社会的认知程度不高,能够应用落地的区块链商业模式凤毛麟角;另外区块链行业因充斥投机氛围,概念被过度炒作而广受诟病,引发监管层面一刀切式整顿,亟需正本清源,真正的服务于实体产业。
随着习近平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区块链作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重要突破口”。区块链的价值逐步得到国家层面的认可和重视,加快区块链产业发展成为国家战略。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首次明确新型基础设施的范围,区块链、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归属于信息基础设施中的新技术基础设施。在40万亿的投资蓝图下,区块链入围新基建意味着区块链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期。
区块链乘风破浪,机遇与挑战并存
2020年以来,无论是在基础创新还是应用创新上,区块链行业都逐渐实现突破,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具体体现在:
第一,政策春风去除污名化,区块链行业合法转正,并开始得到各地政府的认可与扶持,行业发展环境得到极大改善。自2019年以来,各部委及地方政府先后推出300多项政策鼓励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在202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更有22个省区市政府出台了区块链支持政策。
第二,大量资金、人才涌入区块链行业,区块链产业蓬勃发展,产业规模和企业数量不断增加。阿里、华为、百度、腾讯、京东等国内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局区块链,央行及商业银行也纷纷研发区块链应用,核心竞争力显著提升。据统计,截止2020年7月,我国区块链企业已从几年前的不足1万家快速增长至11.3万家。
第三,区块链产业链条不断完善,行业充分竞争推动技术革新与应用落地。产业上游包括底层技术平台层和硬件基础设施,如比特币、以太坊、腾讯云等基础协议,华为、嘉楠耘智、AMD等硬件企业。中游则聚焦于区块链通用应用及技术拓展平台,如如法存证、众安科技等聚焦于数据服务,阿里云、百度云等聚焦于云服务。下游则聚焦于服务最终的用户,根据服务场景或用户需要提供定制服务,主要面向政务、医疗、金融、供应链、能源、智慧城市等领域。
第四、区块链加速与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技术融合,基础创新与应用创新的广度和深度得到进一步扩展。被纳入“新基建”范围后,在需求、政策和资金等多种要素投入的驱动下,区块链作为信任基础设施迎来破局,通过新一代技术的碰撞与融合将实现技术层面的突破,以此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与行业的发展需求,服务的场景与行业将进一步加速拓展,为数字经济社会提供底层信任支撑。
区块链落地应用,助力数字化转型
区块链行业已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通过与新一代技术融合创新,充分满足市场需求,真正服务于实体经济成为区块链行业发展主流。在溯源、存证、金融、供应链等诸多领域,都已经实际落地一批区块链产业项目。
1、腾讯:“区块链+发票”解决方案
早在2018年8月10日,全国首张区块链电子发票在深圳实现落地,其底层技术由腾讯提供。仅一年时间,区块链电子发票已覆盖100多个行业,接入企业超过5300家,开具区块链电子发票累计超过600万张,总开票金额达40亿元。
基于该方案,企业方可以在区块链上实现发票申领和报税,用户可以实现链上报销和收款;而对于税务监管方、管理方的税局而言,则可以通过区块链达到全流程监管的科技创新落地,实现无纸化智能税务管理。在区块链技术的赋能下,数字发票具有全流程完整追溯、信息不可篡改等特性,与发票逻辑吻合,能够有效规避假发票,完善发票监管流程,实现“交易即开票,开票即报销”。
2、如法:“区块链+智慧仲裁”一体化解决方案
如法针对数字经济背景下的各类新型互联网争议,提供涵盖存证、仲裁、技术服务等在内的一体化服务,高效经济地满足市场客户关于合规确权及有效回款的争议解决需求,充分保障客户的合法权益。
客户可以通过如法存证平台,事先对业务材料按照仲裁委的标准进行优化梳理,并进行区块链存证,以此保障证据真实可信。在发生业务争议时,可一键在线仲裁,并支持批量智能审理,为客户节省大量的时间和成本,并快速取得生效法律文书。而仲裁委员会通过部署如法云仲平台,将仲裁程序的全部环节放在线上进行。在确保仲裁公正、合法的同时,大大提高仲裁效率,使互联网场景下的当事人能够足不出户,在线完成全部仲裁活动。
微信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