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具有数据不可篡改、可追溯等特点,是解决产业链信任链条的关键,有望在实体经济各环节发挥积极作用,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通信首席分析师宋嘉吉表示,市场普遍认为区块链只是一种新的ICT(信息通信技术),却低估了区块链在产业链 中打造信用价值网络所发挥的关键作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近期发布《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做好信息化支撑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在通知中提出要强化数据共享,探索构建患者主导的医疗数据共享机制,应用区块链等技术实现安全流动和授权访问。
区块链技术以去中心化、信息的不可篡改、基于共识机制的信息传输和共享三个方面等优势,实现各种场景下确保信息安全的目标。医疗是数据时代最具有开发潜力的行业之一,在医疗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方面,区块链和医疗可以产生深度结合,大幅提升医疗数据的使用效率。
近期苏州移动与昆山市卫健委合作打造的昆山市药事管理服务平台,引入了区块链技术,在国内率先实现医疗机构电子处方向社会零售药店开放,实现就诊配药信息全程互享互通、全网支付,搭建起病患、医师、药师及监管人员间的多元化购药监管平台。
福州市第二医院也在福建省内上线使用区块链医疗电子票据平台,成功开出省内第一张区块链医疗门诊收费电子票据,患者可通过医院自助终端的“电子票夹”完成打印、查验真伪与下载电子票据,防范虚假医疗收费票据。
北京市政府办公厅近日发布《北京市区块链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0-2022年)》,在卫生健康上,表示将围绕数据安全、过程可靠、监管合规的医疗卫生管理体系建设需求,探索打造区块链技术应用场景;基于区块链技术数据共享、信息透明、智能可信等特点,探索其在医疗监管、疫苗管理、医疗废物管理及其他业务场景中的应用。
区块链的发展离不开隐私加密保护技术,加密对于去中心化的账本是刚需。目前区块链隐私保护机制主要针对传输网络的隐私保护、交易和内容的隐私保护。如医院可以在可信环境下分享患者数据信息实现协同医疗,同时保险机构可以统计用户某项健康数据,但并不会泄露用户其他健康隐私。
微信咨询